当“邵阳”离开 “邵阳”

期次:第271期       查看:124





  如今四年过去了,不再有那么多同学问起自己名字的来源,当初青涩的邵阳同学也变得成熟起来——这在照片上能直观感受——正忙着完成毕业设计这大学最后一道“程序”——毕业设计。像所有大学毕业生一样,即将告别大学生活的邵阳,也要迎接新的挑战。
    这四年来,学校变化很大:“系”都改成了“学院”,名头响亮洋气多了;原邵阳医专并入了邵阳学院,联谊活动对象多了;还有网络系统更新升级,网速快多了;基础设施也一批批地更新换代,与此同时,邵阳的变化可以称得上日新月异,回家也更方便了,从邵阳到杭州东站中转,乘高铁只要 7 小时,不过暑假时也不常回,多是在深圳找份兼职,然后到各地旅游,这是这代年轻人普遍的暑假生活方式。大学之前从未出过黑龙江省的邵阳,已经体验过从南到北不一样的风俗文化、饮食习惯、气象状况。
  在邵阳生活四年之后,在深圳打暑假工时,当年不能吃辣的苦恼变成了吃不到辣的苦恼,到了当地就先寻觅湘菜馆。邵阳特别佩服湖南的粉面文化,还有端午节的粽子,以前自己家乡基本只有蜜枣馅的,不想湖南的粽子五花八门,不知是否应证了“美食集中在长江以南”的民间传闻。
    大一的时候,邵阳加入了机械工程学院文卫部,每天主要负责检查大一同学的寝室卫。当时大家的寝室都空旷而整洁,名声在外的“豆腐块”“贡”在床上。每天下课以后,赶到负责检查的宿舍楼开始工作,谦和礼貌地走进每一间寝室,生活有条有理,“想来还是这样的生活最让人怀念,每天都过得很是规律,不太闲也不太忙”。大一一过,生活资料越堆越多,卫生检查越来越繁琐,于是在部门做了一年后,邵阳就重新投入学习中来。
  对邵阳来说,大学坚持最久的事情就是看书,不单是机械类的专业书,各方面的书都广博地吸收,历史掌故、时政新闻等象牙塔外的风云变幻都必须了解。读书行路,良师益友,邵阳有一颗说走就走的心,曾因为想见识下被称为“蛇中熊猫”的莽山烙铁头蛇,专门和朋友们跑到郴州莽山,在莽山自然博物馆看到了烙铁头蛇。莽山地形复杂,山峰尖削,沟壑纵横,邵阳和朋友都很喜欢这样苍茫的景致环境。
    毕业前,邵阳已在深圳找到工作,一离校就将直奔工作岗位。回忆自己的大学生涯,似乎除了名字引发的波澜之外,其他没有太多的轰轰烈烈,工作日忙学习和部门工作,节假日没事出去走走,闲时打打游戏,遗憾的是,也参加过补考。“虽然平平淡淡,但也没有留下什么遗憾”,这是邵阳对自己四年的总结。如果要以“过来人”的口吻对学弟学妹们说点什么,他说:“大学里,很多东西都靠自觉、自律,只有做到这两样,才能真正坚持做好几件事——不论是自己喜欢的,还是必须要做到的,而真正充实的生活,自是离不开‘坚持’二字。”他合上书本,塞进脚边打包好的行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