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之路在脚下

期次:第402期       查看:12

2019 年,高考第一天,采访在考场外等候的家长

李超

《邵阳日报》记者、邵阳日报社科教文卫新闻部副主任 文学院 2004级新闻班 毕业生

“墨菲定律”也许是真的存在。大学毕业前,“媒体记者”从未出现在我的择业意向清单上,但转眼间,我已经是一个有着 16 年工龄的“老记者”了。

华灯初上,看着电脑上母校发来的约稿邀请,我想,借这个机会,复盘一下自己的记者之路,既不失为一种放松的方法,也权当给学弟学妹们认识新闻媒体这个行业留一些思考吧,如果学弟学妹们能用得上的话。

那还是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半个月,我接到了邵阳晚报社(后因机构调整,统一并入邵阳日报社)人事部门的入职通知。那个时候,大学生就业形势已经较为严峻,因此,面对报社递来的“橄榄枝”,我略微思考了一下,就满怀憧憬地入职了。

其实成为一名“记者”,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我来说,并不算专业对口。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入职培训时新闻前辈讲解的“新闻由头”我不知道是啥子东东,“消息”和“通讯”的格式在初入职那段时间经常出错……磕磕绊绊总是有的。不过在那个智能手机还没有普及的年代,报纸仍然是老百姓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之一,“报社记者”的社会地位还是比较高的,那份职业自豪感和满足感也让我开始爱上了这份工作。

“愿我的存在对您有所帮助”,这是当时《邵阳晚报》的办报宗旨。为了深入基层,我和同事们基本上每天都会走上街头,用“扫街”的方式发现新闻,每天步行十几公里成为常态。一路上,我们“扫”回了 XX 街道上发生的交通事故,“扫”回了 XX 小区垃圾没有及时清运的新闻,也“扫”出了不少家长里短、奇闻轶事。这些贴近百姓生活的“新闻”,很多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成为了珍贵的史料,永久保存在邵阳历史档案之中。

从社会新闻记者向行业记者的转型,从“杂家”到“专家”的定位,是很多媒体记者都会经历的阶段。我也不例外。最初,我负责的是城市建设,主要是城市公用事业的宣传。自来水、燃气、市政、给排水……这些关乎民生福祉的行业,成为了我挖掘新闻的“富矿”。为了抓一条现场新闻,我曾在凌晨 1 时跟随市政工人修补路面,曾在凌晨 3 时赶赴燃气管道泄漏现场拍摄高达 3 米的蓝色火苗,还曾在雨雪冰冻天气徒步赶赴居民小区记录工人抢修爆裂的水管……看着一篇篇满带“泥土芳香”的新闻稿件见诸报端,心中那份职业幸福感外人是无法感悟的。

后来,由于工作调整,我成为了教育行业记者。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教育行业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牢牢把握党的宣传舆论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势做好教育行业的宣传工作,是党媒记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是新闻的定义。然而,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很多“弱新闻”,甚至是“假新闻”也很容易引起社会的关注。有一条某短视频平台本土频道流传甚广的视频,让我很是担心。这是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发布的短视频,内容是置业顾问对市区所谓的“重点学校”进行排名解读。这个所谓“排名”,其实与普通市民对学校优劣考量的标准大同小异,如某一次考试的成绩排名、学校对外宣传的密度与广度,乃至家长对学校品牌度的口口相传等。

作为党媒的教育记者,我深知对一所学校优劣的考量是多方面的,片面强调成绩、形象,会为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带来冲击,对学校的发展,乃至教育的发展颇为不利。为此,我进一步密切与教育行政部门的联系,在充分解读教育理念、教育政策的同时,坚持深入教育一线,努力挖掘各学校在教育改革发展中涌现的典型经验、典型人物,从不同的角度剖析教育、解读教育,同时依托报社新媒体平台,加强宣传推广的力度,努力扭转普通市民对教育的片面理解,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舆论氛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传统媒体人,虽然我们工作的平台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在与新兴媒体的竞争中出现颓势,但我们仍然坚守在最初的新闻之路,用手中的笔和相机讲述新闻故事中的新闻人,用永不停歇的脚步去丈量那属于传统新闻人的理想和荣光。